近年來,希臘緊跟歐盟腳步,加大向循環(huán)經濟轉型力度,努力向低碳、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過渡,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就業(yè)機會,支持生產、消費、產業(yè)鏈共享及廢物利用方面的創(chuàng)新,延長水和能源等資源的生命周期。
2020年以前,盡管希臘人均能源消耗量較小,但該國經濟循環(huán)程度在整個歐盟中處于較低水平。該國產生的近一半固體廢物來自礦山和采石場,其他廢物類別包括電池、電器和電子設備、汽車等。同時,第一產業(yè)也產生了大量廢物。根據2015年的數(shù)據估算,希臘每個公民平均每年產生142公斤的食物垃圾,在歐盟中排名第一位。固體廢物中一個重要的子類別是城市固體廢物(MSW),包括生活垃圾和來自辦公室、商店、公共場所的垃圾。每個希臘人平均每年產生超過半噸的城市固體廢物,高于歐盟平均水平。
據統(tǒng)計,在希臘,77.6%的城市固體廢物被填埋在垃圾場中,只有19.9%用于回收或堆肥,1.3%用于能源生產。相比之下,德國有48.5%的城市固體廢物用于回收或堆肥,而瑞典的這一比例為32.5%。在包裝廢物類別中,希臘回收了大約60%的包裝廢物,這一比例接近歐盟平均水平。此外,希臘有143個經批準的汽車報廢場,約44%因挖掘、建筑和拆除而產生的廢物被重新用于回填、鋪設道路等。然而,在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廢物被隨意丟棄。截至2020年,希臘獲得使用的材料資源中只有5.4%來自回收廢物。相比之下,歐盟的這一比例為12.8%,意大利為21.6%,荷蘭為30.9%。
2020年,歐盟頒布《循環(huán)經濟行動計劃》以及一系列指令、提案及決定,構成了成員國制定相關戰(zhàn)略的基本制度框架。歐盟在多個領域都定下雄心勃勃的目標,例如,城市固體廢物回收水平要在2025年達到55%,到2030年達到60%,以及2035年將垃圾填埋限制在廢物管理的10%。
在歐盟不斷施壓,以及邁向綠色經濟的內在需要等多種因素作用下,希臘近些年通過不斷完善制度框架、加強金融補貼和使用其他工具逐步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循環(huán)經濟之路。
2020年,希臘政府頒布《國家廢棄物管理規(guī)劃》,2021年頒布新版《循環(huán)經濟行動計劃》及《國家廢棄物防治計劃》,2022年頒布《國家氣候法》,使希臘未來經濟發(fā)展目標與歐盟要求相符,從塑料、紡織、電子產品、食品和水資源、包裝廢物、電池、建筑廢物及廢物的管理
運輸7個關鍵領域細化具體要求,加速向循環(huán)經濟過渡,建設一個更清潔、更具競爭力的希臘。
這些戰(zhàn)略規(guī)劃了30億歐元至35億歐元的投資需求,其中建造專門的廢物處理廠耗資約11億歐元,建造殘余能源回收裝置需要約10億歐元,以及開展研究、建造垃圾填埋場、生物廢物處理廠等的其他費用。另外,還有希臘每年的國家財政預算、歐盟復蘇基金、2021至2025五年國家發(fā)展計劃、歐洲投資銀行及各種部門計劃提供的金融支持。
蒂洛斯島的廢棄物管理改革是希臘實踐循環(huán)經濟的一個縮影,這個位于愛琴海上的小島是世界上第一個零廢物島。就在兩年前,蒂洛斯島87%的垃圾還需要被送往垃圾填埋場,由于越來越多的游客以及缺乏有效的分揀系統(tǒng),垃圾填埋場容量急需擴大。對此,市政府決定尋求更加可持續(xù)的解決方案,并與專業(yè)廢物管理公司合作,在南愛琴海地區(qū)政府的支持下啟動了名為Just Go Zero的項目。該項目始于2021年6月,主要分為垃圾分類和專門人員上門收取垃圾兩個部分。垃圾被收取后,將會運送到島上的循環(huán)創(chuàng)新中心進行進一步分揀。目前,蒂洛斯島的垃圾回收率和堆肥率已接近90%,有關指標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地區(qū)之一。除此之外,該島還擁有一個自給自足的能源系統(tǒng),包括風力渦輪機、光伏電池板和電池儲能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產生的
電力足以滿足島上的能源需求,徹底代替了柴油發(fā)電機,該市市長瑪麗亞·卡瑪表示,這個愛琴海小島發(fā)起了“一場無與倫比的綠色革命”,成為愛琴海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