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會議的主持人——國際金融論壇(IFF)副主席、歐洲碳定價工作小組主席、法國前財長埃德蒙·阿爾方戴利(Edmond Alphandéry)表示,“在我看來,沒有什么比中、歐、美三方就這一重大
問題展開討論更重要的了。如果沒有美國、中國和歐洲之間的密切合作,人類將無法打贏應對氣候變化的戰(zhàn)爭?!?/div>
此次會議圍繞推動構建全球零碳能源結構議題展開,邀請中國、美國、歐盟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資深研究人員、智庫領袖、領軍企業(yè)代表和
政策制定者,交流探討了各方在積極推動從化石能源向以可再生能源和原子能為主的全球能源轉型,以及構建全球零碳能源結構方面做出的創(chuàng)新和努力。此外,與會者還積極討論了促進能源轉型、加快實現全球氣候目標的成功案例和可行性解決方案。
與會專家還強調了建立健全的金融保障機制和支持性監(jiān)管框架,以及分享先進技術對于克服可再生能源和原子能大規(guī)模應用的障礙、加速實現能源轉型的重要性。與會專家分享了中美歐在能源轉型實踐和可再生能源應用領域的成功經驗和有效解決方案,其中多位專家對中國在可再生能源大規(guī)模部署方面取得的積極成果及其對全球能源轉型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表示了高度贊賞。
國際能源署(IEA)可再生能源
市場和政策高級分析師哈米爾·巴哈爾(Heymi Bahar)在主旨發(fā)言中高度贊揚中國在推動全球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貢獻。他說:“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已經占全球總量的 40% 以上,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是最高,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做出了巨大貢獻?!彼粲醺鞣綉愿e極的態(tài)度,加大對可再生能源部署方面的投資力度,共同推動全球能源結構的綠色轉型。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戰(zhàn)略管理中心總經理謝天博士表示,光伏發(fā)電的成本已經大幅下降,到2050年,光伏發(fā)電的成本將比煤電低76%,比核電低73%,比陸上風電低15%。謝天表示,隨著中國可再生能源和儲能技術持續(xù)大規(guī)模部署和應用,中國有望在2028年提前實現碳達峰。
與會多位專家就核電在未來構建全球零碳能源結構中的重要作用展開了積極討論。清華大學能源環(huán)境經濟研究所副教授周勝表示,目前核電占中國總發(fā)電量的 5%左右,到 2025 年,中國將有 700 億千瓦的核電在運行,400 億千瓦的在建核電項目。安全、高效運用原子能,將為中國的能源轉型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部分與會專家強調,大規(guī)模部署核電時必須嚴肅認真地考慮社會大眾對于安全性的關切。工程經濟學家協(xié)會主席 克里斯蒂安·施托法斯(Christian Stoffa?s)認為,除了確保技術上滿足所有安全要求之外,擴大核電部署還應著重考慮回應社會公眾對于安全性等方面的關切,并通過加強公眾教育和溝通來緩解公眾的擔憂。
美國能源部前副部長、Centrus 能源公司前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丹尼爾·龐曼(Daniel B. Poneman)認為,在美國為了實現碳
減排目標而建造核電站,卻因土地使用和供應鏈等挑戰(zhàn)而使問題變得更加復雜。他指出,擴大部署核電不能采用類似建造機場那樣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而應該采用制造飛機那樣精細化的管理方式。龐曼說:“我們必須擺脫大項目粗放管理的模式,才有可能讓核電助力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的特殊需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