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合作世界將更快地轉(zhuǎn)向零碳能源
新京報:全球各國政府應如何提高廣大公眾對氣候變化的認識?
詹姆斯:氣候變化的影響正變得越來越明顯,現(xiàn)在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如果現(xiàn)在問一些人他們能否看到氣候變化的趨勢,大多數(shù)人可能會給予你肯定的答復。當然,一般公眾不能進行全面的科學分析,所以他們必須依靠政府和科學界的信息。
慶幸的是,中國政府認識到人類造成氣候變化的現(xiàn)實,并意識到必須采取適當?shù)男袆印K璧男袆訉⑸婕俺掷m(xù)的
政策、如何有效利用清潔能源等。
但在美國,這就有點困難。美國政府搖擺不定,一方面聲稱氣候變化是一個騙局,這明顯是錯誤的;另一方面又表示我們必須在十年內(nèi)減少50%的排放,但這沒有經(jīng)濟或?qū)嶋H意義。
我曾在2015年12月到
北京大學講學,并分享了我有關氣候變化的機遇與挑戰(zhàn)的看法。在這之后,我與中美科學家促成了中美在清潔能源方面的合作,還與中國科學家曹軍驥一起,在《科學》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論文,總結了中美合作建議。如果中美兩國能夠合作,世界將更快地轉(zhuǎn)向零碳能源,這對兩國和其他國家都有利。
新京報:能列舉一些公眾可以改善氣候變化
問題的事情嗎?
詹姆斯:個人可以采取一些行動來減少他們的“
碳足跡”,許多地方都在討論這個問題,但坦率地說,個人不能解決氣候問題,它需要有效的政府政策,公眾所能做的就是努力理解和支持有效的政府行動。
公眾需要能源來幫助他們提高整體生活水平,目前這種能源主要來自化石燃料,但從長遠來看,這種情況不能繼續(xù)下去,否則我們將使我們的子孫后代處于一種日益惡化的局面。而我們向清潔能源的轉(zhuǎn)變將需要幾十年時間。在這段時間內(nèi),需要為工人過渡到新的工作崗位提供支持。
至少從2008年開始,我一直試圖說服西方國家政府采取“碳費和分紅”的政策,即政府向化石燃料公司收取碳費用,再分配給公眾,這將鼓勵人們控制他們的碳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