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成為熱浪中最脆弱的群體。76歲的法特米爾·德維沙伊表示,平時他常常白天出門與朋友玩多米諾骨牌,但因為天氣炎熱,他一直呆在家中。他說:“夏天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快樂的,但對老年人來說,卻感覺很孤獨?!?/div>
在首都薩拉熱窩,23歲的學生埃爾明·哈季奇(Ermin Hadzic)說,他的家和城里許多房子一樣,沒有空調,熱得讓人難以忍受?!拔铱煲懒耍彼f,并補充道,“我一天要沖15次冷水澡?!?/div>
他表示自己已經減少了香煙和食物的攝入,以便讓身體降溫,早餐只吃一片甜瓜,因為高溫讓他完全沒有食欲。
薩拉熱窩另一位居民、70歲的阿茲拉·卡拉比奇(Azra Kalabic)說,這種炎熱“太可怕了,尤其是對我們這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沒有什么能幫得上忙。我?guī)缀醪怀鲩T,”她說,“我覺得自己快要窒息了。大家都只在傍晚才出門。”
印度游客:不要在夏季來歐洲
忍受酷熱考驗的除了當?shù)厝?,還有從世界各地前往歐洲的游客們。
據(jù)印度媒體7日的報道,一位印度游客近日拍攝的視頻在社交平臺上引發(fā)了激烈討論,這名游客在視頻中警告不要在夏季前往歐洲旅行,理由是極端高溫和公共區(qū)域、酒店及
交通工具普遍缺乏空調和風扇。這段名為“Mat Aao Europe”(不要來歐洲)的短片迅速走紅網絡,僅數(shù)小時內就獲得上萬次的觀看和評論。
有觀眾對此表示同情,講述了自己在假期中飽受歐洲酷暑煎熬的經歷?!皻W洲現(xiàn)在已經不在我的旅行清單上了?!币幻W友寫道。
不過,也有人指責這段視頻夸大其詞、刻板化了歐洲。有人指出,歐洲正經歷由全球變暖引發(fā)的異常高溫和極端天氣。該游客本人后來澄清稱,他并非建議大家永遠不要去歐洲,而是建議不要在9月或10月等炎熱月份前往。
這段視頻在社交平臺上引發(fā)了關于氣候變化、旅行準備、歐洲基礎設施和游客預期的熱烈討論。報道認為,個體的不適不應成為對整個大陸一概而論的依據(jù),但這場討論無疑讓極端天氣時代的夏季旅行成為熱門話題。
高溫未激發(fā)氣候行動
盡管極端高溫席卷歐洲大片地區(qū),但環(huán)保組織發(fā)現(xiàn),日益惡劣的天氣并未如預期那樣激發(fā)人們對氣候行動的緊迫感。
據(jù)《衛(wèi)報》報道,研究機構“More in Common”在6月末進行的民調顯示,大多數(shù)英國民眾認為前一周天氣過熱,擔心未來更熱,并認為氣候危機至少是部分原因。但調查也發(fā)現(xiàn),過去一年里,擔心氣候變化的比例從68%降至60%,對2050年實現(xiàn)凈零排放目標的支持率也從62%降至46%。
該機構的分析師指出:“
問題在于,現(xiàn)在還有太多其他令人擔憂的事情?!痹摍C構追蹤的數(shù)據(jù)顯示:“三年前,生活成本是第一位的,然后是NHS(國民醫(yī)療服務體系),再是移民和氣候——這兩項爭奪第三?,F(xiàn)在,我們再去做民調,氣候問題幾乎排在最后?!?/div>
此外,歐洲一些國家的極右翼政黨也借高溫攻擊政府的低碳
政策。
在西班牙,此輪熱浪帶來了6月份創(chuàng)紀錄的46℃高溫。Vox黨領袖卻借機嘲笑政府發(fā)展綠色
電力的承諾,盡管沒有任何證據(jù),一些極右翼政黨卻將此前西班牙大停電的原因怪罪于可再生能源比例過高。
在意大利,聯(lián)盟黨議員克勞迪奧·博爾吉表示:“氣候變化一直存在,其原因尚不明確,而解決方案與……正確的做法背道而馳?!?/div>
最大的爭議發(fā)生在法國。極右翼的國民聯(lián)盟黨領袖瑪麗娜·勒龐呼吁啟動“大規(guī)??照{計劃”,而就在一周前,該黨曾試圖阻止可再生能源項目。
氣候活動人士警告,極右翼的氣候敘事正在削弱行動支持,并為中間派政黨放棄綠色政策提供借口。德國“星期五為未來”組織活動人士路易莎·諾伊鮑爾表示:“我們正處于一場關于氣候的語言之戰(zhàn),而積極阻止這一切的人太少了?!?/div>
歐洲極端高溫不僅考驗著民眾的忍耐力,也暴露了社會在氣候問題上的深刻分歧。隨著熱浪持續(xù),如何平衡現(xiàn)實需求與長遠氣候目標,成為擺在歐洲面前的嚴峻挑戰(zhàn)。